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各地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
详细内容

各地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

时间:2023-12-21     

江苏苏州:多点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。一是深入挖掘就业岗位。会同国资委、工商联等部门,联合举办2023年夏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,近180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活动,挖掘就业岗位2651个,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。二是高频举办招聘活动。各市(区)线上线下常态化举办招聘会,做到周周有招聘。开展“校园苏州日”引才专项活动,结合苏州产业发展特点,举办智能制造、医疗科技、电子信息等行业专场招聘473场。赴成都、青岛、武汉等地高校开展引才招聘活动,加强校地沟通合作,吸引更多毕业生来苏州就业。三是积极提供便捷服务。利用人社基层就业服务平台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,以及社区周边银行、公园、商超、车站等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,打造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,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。依托“家门口”服务站,推出近30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服务主题摊位,将就业政策、招聘岗位推送毕业生,举办“家门口”招聘、职业培训、求职咨询等活动,为毕业生提供便捷就业服务。

浙江义乌:搭建“三个平台”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道。一是搭建招聘用人平台。建立全市人才数据库,绘制“人才供给分布地图”和“人才流动热力地图”,在“地图”上标注高校类别、学历专业、求职方向、岗位需求等信息,实现就业市场供需精准匹配。建成光电光伏与汽车零部件制造2个公共实训基地、110家就业见习基地和256家人才工作基地,签订221个校地合作协议,为毕业生提供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。二是搭建创业服务平台。建立“周周有活动,月月有比赛”创业服务机制,承办“中国创翼”电子商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,吸引100余家高校和企业、648支队伍参赛,提升大学生来义乌就业创业吸引力。针对创业比赛中的优秀创业项目,打造“淘宝村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园”全域创业孵化体系,聘请专家学者组建“创业百师团”,与参赛团队开展“一对一”指导合作,邀请风投机构、创业孵化基地与参赛团队开展投融资对接。截至11月底,全市43家创业孵化基地已成功孵化创业实体4826家,吸纳带动就业5.82万人。三是搭建政策产业平台。出台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,对来义乌就业的各层次高校毕业生提供24.8万元至96.6万元政策补助。支持电商产业发展促就业,开展电商人才节系列活动,成立“电商人才研究院”,发布电商人才白皮书,与知名企业签约电商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协议,一体推进电商人才培育。

湖南长沙:多管齐下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能力。一是提高政策措施“含金量”。织密扎牢保障网,制定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条”,将全市事业单位50%的空缺岗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。出台长沙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办法,鼓励在长沙的高校引导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,根据各高校毕业生留长沙情况,最高给予高校每年100万元奖励。二是建设“家门口”就业市场。为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效对接,推动就业市场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商圈,为毕业生提供“零距离”就业服务。创新推出“校聘小屋”,集合岗位发布、简历诊断、在线求职等多种功能,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。截至11月底,“校聘小屋”已进驻25所高校。三是提供“多方位”就业服务。将公共就业服务向校园延伸,开展进校园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4场,达成就业意向5400余人。提前启动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,将职业指导覆盖全体在校大学生,同步开展毕业生职场实践培训。依托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音等新媒体开设“长沙人社直播间”,定期开展政策解读、岗位推介、企业介绍等。四是打造“113”职业体验模式。开展1场“走进长沙”研学周活动,邀请全国100名高校毕业生来长沙1周,参访重点企业、打卡城市地标;开展1次“融入长沙”体验日活动,组织30名省外本硕博新生体验长沙生活;开展3场“产业长沙”开放日活动,组织300余名本地毕业生,走进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和30余家重点企业,了解长沙经济发展情况,提升留在长沙就业创业信心。

广东东莞:多措并举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。一是优化就业服务。发布致高校毕业生公开信,推介线上线下就业求助、招聘平台、服务机构目录和政策明细等服务清单。举办“校园大使寒假沙龙”“大湾区职场导师讲座”“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”等青年就业服务活动,满足毕业生多元化服务需求。二是充分挖掘岗位。会同组织部、团市委开展“百校千人”行动,开发岗位近9000个。开展“人社局长千企行”活动,市、县(区)人社局长走访176家民营企业,拓展招聘岗位2566个。三是提升职业能力。开展“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”抓好见习工作,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。截至11月底,开发各类见习岗位12671个。举办第十四届校企洽谈会,推动全国高校与东莞重点企业洽谈,协议共建98个见习基地。举办47期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班,为1354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。四是搭建就业平台。利用“就莞用”广场、商圈等地段,开展“莞聘夜市”等青年招聘活动,参与企业800余家,服务近4万人次。开展“职引未来”“名企名校行”等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95场。赴北京科技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城市推介会,开启线上线下招聘双选活动,吸引更多毕业生来东莞就业。

四川宜宾:实施“323工程”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。一是“三个一批”增加岗位供给。推动国企招聘一批,组织全市8家大型国企,开发就业岗位5500余个,招聘高校毕业生2800余人。发动民企招聘一批,全面收集民营企业招聘需求,“点对点”推送毕业生求职简历,精准匹配就业岗位2.3万个。组织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一批,联合组织部、编办等部门优化编制资源配置,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岗位3745个,招录(聘)高校毕业生3087人。二是“两个兜底”强化精准帮扶。面向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,开展实名帮扶,组织就业指导专题课,举办“就在宜宾 职等你来”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。截至11月底,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407场。面向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,建立“一生一策一导师”帮扶机制,实行全程跟踪帮扶,全部联系服务。三是“三项行动”提升服务质效。开展政策护航行动,出台《实施十大工程促进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》,提出21条政策措施。开展平台强化行动,会同经信和教育等部门、各县(区)、在宜宾的高校,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,请高校负责就业的同志讲问题、提建议,市级部门和各县(区)出对策,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,强化“政校”工作交流平台。组织“三长”进高校活动,县(区)长、人社局长、企业董事长,到高校开展政策宣讲、岗位推介、座谈交流,强化“政校企”就业交流平台。开展产教赋能行动,引导高校对接产业发展,设置动力电池等新专业。建立200余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、产业学院等,组织“高校师生进企业”“职业指导进校园”活动,帮助2万余名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。


站群导航
版权所有:国茂(北京)职业技能鉴定中心     
技术支持国茂(北京)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 信息化办公室   
手机网站
  • 电话直呼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CLOUD | 管理登录
seo seo